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夜半传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南京,秦淮河。

    在河面上游荡的众多灯火璀璨的画舫船旁边,有一艘不起眼的朴素屋船静悄悄地漂在远离河中央的黑暗角落中,在船头,只有一名身披蓑衣、头戴草帽的鹤发童颜老者,几缕花白的长须给其平添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老者手中正握着一根由竹竿做成的钓竿,看似钓鱼却并不在意是否有鱼儿上钩,满面怡然自得,更像是在享受夜间的河风。

    在老者身旁的船板上,还放着根一人多高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幅白底黑字儿的粗布招牌,上书“仙人指路”四个行楷大字。原来,这老者不是闲来垂钓江渚上的野翁,而是千门脱将——孙半仙儿。

    此时,在船舱之内的矮桌旁面对面坐着两人,长脸青面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正是王守仁,在其对面那名一袭襦衫的英气少年自然是王守仁新收的学生,也就是滕倪之子——朱钦灵。

    滕倪在秦淮河畔与王守仁道别后,王守仁便带着朱钦灵上了这艘小船。

    朱钦灵本以为王守仁收自己为学生只是为使滕倪放心,在治好正德旧症之前保护自己安危,但没想到王守仁上船后就开始给自己上课,详细介绍《王学》(阳明心学)的要领精义。

    在听王守仁讲了大约一个时辰后,朱钦灵终于对《王学》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学》则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并且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这种理论在明代咋一听显得有些离经叛道,但细细品味之下,朱钦灵却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王守仁不禁从心底开始有些佩服。

    王守仁见朱钦灵似乎有所顿悟,也觉得异常欣慰,抚着长须说到:“你虽非专程求学,但你我终归师生一场,为师便送你八个字,希望你细细参悟,对你日后定有帮助。”

    朱钦灵闻言,忙起身施一揖礼,说道:“请老师赐教。”

    王守仁正色道:“这八个字乃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字箴言,乃是王守仁在宁王造反时首次提出。

    当时,王守仁作为南赣地区最高官员负责平叛,伍文定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拼死一战,王守仁便问他:“兵法的要义是什么?”伍文定答不上来,王守仁便跟他讲了自己的兵法要义,正是这八字箴言,伍文定随即就放弃硬拼的想法,乖乖服从王守仁的调遣。

    在王守仁看来,人的内心经常处于“妄动”的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

    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反而被“妄动”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所控制,处于不同程度的失控状态。这时,我们的行动就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破绽百出,非常容易陷入危险。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妄动”的控制下犯了很多战术上的错误。

    而王守仁的“心”则可以不动,就如同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全部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其致命的缺陷被王守仁一览无余。

    所以王守仁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以后发先制。

    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理念的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

    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前提下,选练民兵,平定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又在朝廷高层的掣肘下率领没有实战经验的民兵,仅用35天就击溃宁王的十万精兵;而南赣剿匪、征广西思田更体现王阳明抚剿并作、文武兼修的军事思想,达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朱钦灵听完王守仁讲述完八字释意,心中不由一亮,再次起身施一揖礼。本以为与王守仁不过是数日的露水师生,没料到对方竟如此悉心教导,可谓是将《王学》精义和盘托出,让朱钦灵受益匪浅。

    若是常人得此真传,早就行三跪九叩大礼,朱钦灵只是起身作揖,并非其不懂礼数,而是来自现代的尊龙对其思想产生极大影响,始终不愿轻易朝他人下跪。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