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建设月球(十更求花,求推荐,求订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参加完国庆庆典,林峰就回到了台湾。现在月球基地已经进入关键时候,各项工作差不多进入尾声阶段。月球基地经过将近五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可以居住大约两百人左右,他们可以在该基地独立生活两年的时间,然后需要从地球补充食品和药物。

    月球基地所有工程都是林峰通过机器人完成的。月球上没有氧气和化石燃料,所以不能使用汽油或煤油发动机,也不能使用燃气轮机;月球上没有河流、潮汐,也没有风,所以不可能利用水流、潮汐和风力发电;月球是个“死”的天体,已经不再有活火山,也不可能利用地热提供能源。

    那么月球基地的能源供应依靠什么呢?月球能源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个是核能,另一个是太阳能。林峰规划的月球基地就建在月球的北极,因为将月球基地位置选在月球南北两极地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有长时间的连续日照,为基地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了便利条件。

    月球的轴向倾斜度很小,在月球的南北极看太阳,太阳总是处在靠近月平线的位置上,白天特别长,太阳似乎永远不会落下去,甚至局部地区终年处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如果在极地建立两个发电厂,太阳光总可以照射到其中的一个,这样可以解决基地的能源供应问题。由于两极地区日照时间长,日平均温度变化不像赤道区那么剧烈,相对来说有利于解决基地的温度控制问题。

    不过,月球两极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小,光照强度弱,因此用于太阳能发电的电池阵应有足够大的面积,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最好能够跟踪太阳方向,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对于这一点还难不倒台湾的科技人员,他们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管理技术,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板采光的问题。

    作为中国永久性月球基地,从月球基地的物资供应来考虑,如果把月球基地建在两极区域,可以将来自地球、拉格朗日点(L1点)或国际空间站的物资先发射到月球极轨道,例如00千米高的极轨道。

    在这一轨道上,补给物资大约小时绕月球一圈,也就是说每隔小时左右,补给物资就可重复到达月球基地上空一次,因此,只要补给物资到达了月球极轨道,就可以比较方便地为月球基地提供物资补充。实际上,运行在赤道平面内的补充物资也可方便地为赤道基地提供补充。

    除了赤道区和极区外,位于其他地区的月球基地,由某些月坑深处却永远处在阴于月球自转的影响,物资运输就没有这么方便。

    月球基地包括能源供应与分配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热控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室)、科学试验与天文观测设备、维护与修理设备、居住舱、食品室、月球车、自动化工厂等。

    这些都是该基地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为了解决了月球上宇宙射线的伤害,整个月球基地都被一道电磁网覆盖。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人之所以不会受到宇宙射线的侵扰,是因为地球上有磁场存在,它可以屏蔽掉大量的有害射线。

    林峰准备在月球基地周围建立十几座40米高的直杆,直杆顶上安放带有弱的电荷的球体,那些带有弱的负电荷的球体分布在防护屏外部区域以过滤电子,而带有强的正电荷的球体置于防护屏中心,以使高能质子偏离。

    为了使这种月球静电场效力最佳化,研究人员预想了一个辐射防护的分层途径。负的静电场和正的静电场交互排列,形成初级的电磁防护。

    同时选择月球上的物质,作为次级防护屏,最有可能的方法是使用土或沙建造成圆形建筑。研究人员已经确定月球上的土壤本身具有屏蔽射线的功能。

    第一批进驻该基地的研究人员将最重要的任务的就是在月球上完成“月球温室计划”,因为这是人类实现移居月球的第一步。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台湾林峰下属的月球开发公司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形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

    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现在已经完成了地球上的实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