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太空计划(三更求花、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定的飞行能力。女娲一号是中国女娲级宇宙飞船的第一艘,而且由于暂时还不会遇到危险,因此她的防御和火力系统都不是很强,仅仅能够满足需要罢了。

    林峰也知道想要实现这个殖民太空的梦想太困难了,不仅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有技术的支持。现在台湾地区最缺的就是资金,仅靠台湾一地完成庞大的太空计划是不现实的。林峰的目标是依靠台湾完成对月球的开发和利用,然后整合整个中国的力量去殖民整个太阳系和银河系,最后以华夏民族为主导开始对整个宇宙进行开发。

    目前经过十年的发展,到了今年下半年,台湾地区的财政收入将高达4000亿美元,人均收入将突破1万美元。可是即便如此相对于太空计划的庞大花费,还是让林峰感到有些捉襟见肘,为了保证太空计划的顺利实施,林峰只好向中央在政府借款。

    林峰是以研究新武器的名义向中央求助的,最后中央政府决定每年拨款10亿美元资助林峰开展新武器的研究,毕竟大陆已经从台湾林峰处获得了很多先进的武器。有了大陆的资金支持,林峰打算启动月球太空城市计划,他准备在月球修建第一座太空城。

    在月球上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各种类型的生产、生活、娱乐设施日趋完备,物资自给自足有余,还可以“出口”地球。

    月球基地蓝图,占地8000平方米,是一座圆形层建筑物,直径64米,每层高4.5米。屋顶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5米。墙壁分内外两部分,外墙6层,厚1.4米,内墙厚.5米,内外墙中间夹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于防宇宙射线、太阳风,以及陨石的撞击。另外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防空洞,一旦建筑物受损,大气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难。

    同时林峰还有自己月球基地,里面应用了许多现代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技术,其中一项就是地球生态系统模拟技术——宇宙飞船内的生态循环系统。进行星际旅行,提升宇宙飞船的速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让宇航员以及进行星际旅行的乘客在飞船、太空站、星际殖民地等中保持健康状态。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的太空航天站,宇航员每次执行任务的时间一般只有几个月,并且有宇宙飞船从地球定期给他们输送生活用品、实验器材等。如果是进行星际旅行,因为距离遥远,常常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就没办法在中间补充食物、水等生活必需品。

    在宇宙飞船内,科学家们可以模拟制造这样的系统,也就是说,用适量的水、氧气和食物维持人的生命。不过,这些水、氧气和食物都必须以近乎100%的回收率反复地循环利用。科学家把它称为封闭的循环。

    如此,人在太空中生存的条件就具备了。这些条件包含什么呢?主要是氧气、水、食物、引力、心理需求、预防辐射、垃圾保护装置等。这套生态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新建的月球太空城。这是星际时代最为必不可少和成熟的技术,林峰已经准备在月球城里应用该技术。

    人类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必不可少的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这怎么办呢?科学家已经发现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们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制造淡水和氧气的设想。

    这一设想是先用铲车自动挖掘月面的沙土,从中选出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氢使含氧铁矿物还原,便可制得淡水了。有了水,通电使水电解,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氧气经液化贮存,随时可向基地居民供应。

    最初用作还原剂的氢可以从地球上运来,生产开始后电解水获得的氢即可循环使用。据估计,190吨月球沙土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计划中的太空城所需的能源将有核聚变反应提供,林峰打算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建立几座核聚变发电站,这些电站未来将为太空城提供所需的能源。

    同时,在浩瀚的星际空间中,大量的太空垃圾是防不胜防的。即便是一个以光速50%的速度飞行的要通过显微镜才能瞧清楚的太空垃圾,也能给航天器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垃圾防护装置是必须配备的,这样才能安全地保护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和搭载的乘客。(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