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五十章 大明河南总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万安王被杀,福藩遭遇围攻,在朝廷引发轩然大波。

    影响甚至超过早前屠潼关的传闻。

    正如元帅府那边韩王的想法,朝中诸臣的看法,也是一样,万安王死就死了,无关痛痒。

    毕竟万安王跟天底下大多数藩王一样,跟崇祯皇帝在血缘关系上非常之远,他们都是朱棣的后人。

    名义上万安王其实也算皇叔,他是朱棣的九世孙,崇祯是朱棣的十世孙。

    他们的关系只到这儿,崇祯听说万安王被杀的消息,就跟大臣们听说这事的反应一样:这个王爷可真倒霉。

    福王不一样。

    他是崇祯亲叔,福王有事,说事关国体也不为过。

    单是福藩被围的消息传至京师,次日上朝,满朝文武便噤若寒蝉,被吓得不敢说话。

    崇祯本来心里的无名火正无处发泄呢,看见百官这副样子,更生气了。

    刘承宗率部东侵,陕西一场决战,几乎打出了大明土木堡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让朝堂诸臣对西事不敢有半分言语,崇祯心里什么感觉?

    他没感觉。

    皇上已经麻木了。

    到现在脑子里还没转过来弯,想不明白刘承宗怎么能把仗打得这么干净。

    一般来说,就比如萨尔浒,出塞八万八千五百五十,损兵四万八千余、折将三百余,属前所未有之大败,战役结束一年半载,辽东都在收拢残兵败将。

    这是一场正常战役,结束后仍能回来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

    哪儿有他妈打一场仗,家底子直接败干净的?

    刘承宗这倒好,大明动秦、川、宁、湖、云五省十余万官兵,在陕西大作一场,结果戛然而止。

    断断续续的塘报送过来,他想杀的人杳无音讯,能传塘报来的又都显得分外忠诚。

    卢象升在湖广快累死了,撵着各路流贼土寇疲于奔命。

    四川总兵侯良柱给朝廷发塘报最积极,南路战场只有他能说话了,说什么朝廷都得信。

    在塘报里他是哐哐干仗,打得热火朝天,多次防御叛军流寇对四川的进攻,甚至将战线延伸至汉中一带,力保四川不失,是大明的南天御柱。

    还真别说,侯良柱在塘报里是一句谎话都没有。

    他确实统率两万川军,在川陕交界接连大战,毕竟陕西的高迎祥、川北的摇天动,哪个又不是叛军了,咱在塘报上也没说打的就是刘承宗,对不对?

    至于说没有太多战果,那是因为汉中发大水,我部驻军汉南,贼部驻扎汉北,隔水相望力不能及,天之过也。

    总之,在四路皆败的大背景下,侯大将军扼住叛军咽喉,不教其一兵一卒侵攻天府!

    当然崇祯也谈不上完全被蒙蔽,他还有宦官监军呢,但监军对侯良柱也是夸赞。

    就当时那个情况,刘承宗打仗像鬼一样,头天北路大军还传信好好的,第二天就四军易帜,兵势崩盘;南路白天还大势在我,当天夜里就被吃干抹净。

    军心动摇之下,川军差点被吓得溃散回老家,全靠侯良柱的极高威望,顺应军心,才稳住局势。

    说力保四川不失,也并非空话,如果没有他,高迎祥高低也是被大水分成两部,肯定进的了四川。

    硕果仅存的大将,崇祯提刀的手不住抽动,却确确实实杀不了,更生气了。

    至于参将祖大乐,更是精得像猴儿一样。

    他那个营,本来是个辽兵骑营,在辽东就是模范部队,有一半跟着祖宽投胎去了。

    剩下这一半,祖大乐被吓破胆,蹿出战场,后来一路收拢降军,兵力比开战前还多,直逼

    六千。

    他先跑去跟四川的侯良柱汇合,随后又一路往东跑,出陕西地界之前一个屁都不敢给朝廷放。

    等朝廷收到他的消息,人已经带着标下官兵流窜到湖广帮卢象升打仗了。

    还真别说,虽然面对刘承宗,祖大乐是被祖宽的死状吓破了胆,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跑的。

    但是在湖广面对普通流贼,大乐将军做回自己,重拳出击。

    李自成刚进湖广还没威风多长时间,就被他的辽兵冲翻了,还有郧阳等地兴起的矿徒叛军,更是被祖大乐撵着满地打。

    经过陕西之败,祖大乐镇压湖广叛乱可积极了。

    就连大将剿贼不愿进山的毛病都没了,可谓是指哪打哪,让进山就进山,让过河就过河,火力全开,驾驭两营官兵拼命玩命得打。

    死都不怕。

    祖大乐是真不怕。

    辽兵一贯仰仗坚甲四蹄,拼杀格斗,杀旗奴战白甲,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死了是没本事活该。

    他就怕祖宽那种死法,长箭三眼铳都还没放出去,连敌人的身子都没摸着,几阵硝烟,一司人马说没就没。

    那他妈低贱到底的后金旗奴见了车营,还得远远蹲着等楯车送上来,再躲在楯车后面往上压。

    祖大乐接受不了那种死法。

    以至于湖广方面的监军一个劲儿帮祖大乐说好话,正是用人之际啊。

    崇祯是一肚子邪火没处发,他连想处死几个大臣,都找不着该杀谁!

    不过最近朝廷面对的倒也并非都是坏事。

    至少东边,是有好事儿的。

    就比如崇祯皇帝,怒火攻心,差点让人把杨嗣昌逮过来下狱。

    朝中早在今年后金入寇宣大,官员们对杨嗣昌的弹劾就没停过。

    这主要是因为杨麒。

    就像当年弹劾王化贞养插汉虎墩兔一样,大家说杨嗣昌养着杨麒完全是浪费钱粮。

    当然了,山西宣大本地的不少官员也在弹劾,说杨麒是个骗子,他被两万后金军堵在归化城围得跟孙子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十万蒙古兵。

    崇祯皇帝也觉得杨麒胆小如鼠,空握大军,却被多尔衮堵在归化城里哭爹喊娘,实乃城中废将。

    连带着让他觉得刘承宗的用人水平差得很。

    如果他是刘承宗,这会大元帅府派出的监察官员已经该到归化城了,不说把杨麒斩首示众,也得把这个有辱帅府脸面的废将下狱。

    断不会令其仍呆在漠南都督的位置上,欺世盗名。

    但杨嗣昌不傻,面对皇上的责问,当然要为自己辩护。

    奏疏写了好几封,依次阐明杨麒在边外的作为、给多尔衮带来的威胁,这才让崇祯消了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