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 托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渭水河畔有个王家村,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村庄四周有良田万亩,山上有一年四季都开不败的花儿。庄上住着上千人,其中有几户大户人家,王员外一家便是其中一户。

    王家三代单传,王员外到了十八岁那年,王母为他物色了一位发妻,是庄上周老爷家的女儿。

    逾年,喜得一千金。小姐生得眉眼清秀,全家人甚是欢喜。过了三年,周氏又生了一位千金,二小姐也生得样貌可人,全家高兴之余,王母见两胎都生的是女儿,暗自担心起来,便私下里找来王员外商量,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当考虑纳妾的事了。”可是王员外婉言拒绝了她,说等几年再说吧。

    又过了一年,三小姐出世,这次王母坚定地说要为王员外纳妾,王员外同意了,二房便娶了庄上张老爷家的女儿,张氏来到王家后,一年,两年,肚子始终没有动静。这时的王母又着急起来,张罗着为王员外纳三房。

    王母找来庄上有名的媒婆,问到:“听说李老爷家中有两个女儿,不知出阁了没有?”媒婆说:“您还不知道吗,李家大小姐已远嫁苏州,嫁的是位郎中,听说是随父亲到苏州做刺绣生意时认识的,那时大小姐感染了风寒,正好是段郎中为其问诊,两人呀一拍即合……”

    “那二小姐呢”王母连忙问到。

    “年芳十八,闺中待嫁,长得呀,樱桃小口,柳叶弯眉,可喜人了,李老爷就这么两个掌上明珠,我看呀是怎么都不都舍不得小女儿再远嫁喽。哎呀!对呀!你们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真是打破灯笼无处寻,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媒婆扯着嗓子说到。

    “那这件事就麻烦你了。”王母说着便把一锭银子塞给了媒婆。

    “包在我身上。”媒婆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道。

    这事果然成了,于是王员外三房娶了庄上李家的女儿。可是李氏过门两年,照样没有动静,王母心急如焚,每月都上山好几次,祈求菩萨保佑,定要为其送来一个大胖孙子。不知是不是王母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不久,李氏便身怀有孕,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喜得贵子,全家老少高兴得不得了,王员外为其起名为王忠儒,王母心想这一定是观音送子,于是连忙杀猪宰羊谢观音。

    小少爷慢慢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王员外一家享受着天伦之乐,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一转眼,小少爷五岁了,这一年夏天,突如其来的蝗灾,使得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饥荒开始蔓延,王员外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心,便与王母商量开仓济民的事,于是他们决定每日熬粥四百碗,以赈济灾民,其他几个大户也纷纷伸出援手。王母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家存粮也不多,能救一时是一时。有的村民饿得实在不行了,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竟捉起蛇虫蚂蚁老鼠来吃。真是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逢冬季,鼠疫开始在全村大规模流行起来。

    王员外一家也未能幸免于难,全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几乎全部感染了鼠疫。这时,李氏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姐夫,他常能治疗各种瘟疫,有妙手回春的能力,心想或许他有治疗瘟疫的良方,便差家丁去请姐夫来救全家人于水火之中。

    李氏的姐姐姐夫,也就是忠儒的姨父姨母,闻讯后,火速赶来,路上不知累死了多少匹马,扬断了多少马鞭,终于到达了王家村。此时他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散发出阵阵恶臭,哀嚎声遍野,有的一户人家全死光了,有的死得只剩下了年幼的孩子,其惨状真是难以言喻。

    此情此景,让姨父姨母的心揪得更紧了,他们很是担心妹妹一家和自己阔别已久的父母,不知他们情况如何,是死还是活。

    马车七拐八转地碾过了几条巷子,直奔李家大院而去。姨母赶紧跳下马车,这时两个身披麻衣的家丁迎了上来,大哭到:“姑爷,小姐,你们可算是赶来了,二老……二老已经归西了!”听完家丁的话,姨母瞬间僵住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狂风吹乱了她的鬓发,吹得檐上的白绫呜呜作响。她扑通一声哭倒在地“是女儿不孝,女儿来晚了……”姨父将她扶起来,两人都哭得泣不成声。

    与他们同行的王家家丁问到:“那么王家呢,夫人,老爷,他们可还好?为何不到城里请郎中”方才得知王员外,王母都已撒手人寰,只剩下了李氏和小少爷王忠儒。而城里的郎中听闻鼠疫流行,唯恐避之不及,没人愿意来王家村治病。

    一行人又火速赶往王家,推开大门,只见正堂内停放着十几个黑漆棺材。一个下人连忙领着姨父姨母朝偏房走去,还未进门,便听到了小少爷的啼哭声,听下人说,夫人已经两天水米不进了,而小少爷则一直守在母亲身旁。

    推开门,只见忠儒趴在床头,而李氏则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忠儒见有人进来,连忙跑到姨父姨母跟前,带着哭腔说到:“姨父姨娘,你们真的来了,求求你们救救我娘吧”。姨母一边抹眼泪,一边把忠儒揽到怀里,说“好孩子,别怕,让你受惊了,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救你母亲的”。

    姨父赶紧命人去熬制他事先配好的药,接着他摸了摸忠儒的额头,并为其把脉,渐渐地他脸上露出了喜色,姨母赶紧问到:“怎么样,孩子没事吧?”“并无大碍”姨父肯定地说到。“那就好,谢天谢地。”姨母长舒了一口气说到。

    姨父又坐到床头,为李氏把脉,只见他面露难色,直摇头,接着又拨开了李氏的眼皮,反复观察了几次,发现她处于昏厥状态,便掐了她的人中,李氏这才缓缓睁开双眼。

    “娘!”

    “妹妹!”见李氏醒来,姨母与忠儒赶紧凑上来。

    “是你们来了,我知道自己已时日无多,不必费心了,只是有一件事始终放不下,希望在我死后你们能替我照顾好忠儒,好吗,答应我!”李氏用尽全身力气说出这句话。

    姨母赶紧上前握住妹妹李氏的手,说:“好,我答应你,但你也必须答应我,要坚强,要好好地撑过去……”

    此时,李氏面露痛苦的神情,嘴里不停念叨着:“忠儒,快过来,让为娘再看看你。娘亲舍不得你,舍不得你啊……”姨母把忠儒轻轻推到床前,忠儒便趴在李氏身上,李氏艰难地抬起手来,抚摸儿子的脸颊。“娘!娘!”忠儒小声地唤着娘亲。

    突然,窗外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李氏又大咳了几下,咳出血来,手缓缓从儿子脸上滑落下来,微仰着的头也垂了下去,姨父用手指在其鼻孔处试探了几次,又掐了她的人中,把了把脉,确定是没有了气息。

    忠儒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娘,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

    “我可怜的妹妹啊,你怎么能丢下忠儒小儿不管呢?”姨母也开始哭泣起来。

    “药来了!药来了!”这时丫鬟端着熬好的药小心翼翼地走来。突然砰------地一声,药碗药跌得粉碎,“夫人!夫人……”她也扑到床前,跟着痛哭流泪起来。一时间,屋子内,哀声恸天。

    过了良久,坐在床边默默流泪的姨父开口说话了,“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夫人呐,节哀顺变吧,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料理呢。”姨母这才止住了哭声。

    次日,姨父姨母商量着遣散了家丁,料理完丧事,决定于隔天凌晨,带着忠儒返回苏州。

    忠儒的姨父段禹民,家住苏州城外锦溪镇,祖传三代是郎中,医术精湛,远近闻名。他有个习惯,给穷人治病,从来不取分文。所以尽管每日找他治病的人颇多,家里仍不算富裕。

    家中有一儿一女,长女常芸比忠儒年长两岁,次子常德与忠儒同岁。刚开始,家里来了远亲,兄弟姐妹相处还算融洽,久而久之,生性聪颖,识大体,懂礼节的王忠儒,渐渐深受姨父母的喜爱,这使得姨父姨母有时甚至还无意间冷落了一双儿女,姐弟俩便开始对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