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店铺开业与琴花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着4点手机闹钟的响起,怕吵醒三女,王宇急忙控制身体里一部分液态金属包裹开关,关掉手机,抑制三女的睡眠神经细胞继续让她们睡眠。

    王宇轻轻的移开压在不知何时在自己身上的馨秀,再将在黄琴和馨月环保中的手慢悠悠的抽了出来,小心翼翼的起床,重新帮她们盖好被子,亲吻了一下三女额头,看着熟睡的三女面容,感叹这才是生活。

    推开门,就看见父母在喂食宠物,清理粪便。王宇则开始把开业的花蓝装上借来的大三轮车,骑着三轮车把花往店铺门口摆上。再把鞭炮收好。然后,再回家已经五点多了。叫醒三女,吃上早饭。把各种材料拖到三轮车上,载着父母,三女来到店铺门口,已经6点了。

    到了麻辣烫店,烧水,到六点半全部完结。北湖人一般早上把面当早饭吃,所以,也准备了方便面,热干面等。一天当至少有一半的销量,都依靠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段。六点35点燃鞭炮,正式开业。

    王宇对五人的工作进行了分工:父亲负责在后面补充材料,做热干面,母亲把面端到前面,帮忙收拾桌子。三个女朋友则充当服务员,我负责记下顾客要求最后算账收钱。

    最开始打算是母亲做面,父亲端的。后来发现父亲热干面做的不错。就让父亲去后厨做热干面,串一天串。麻辣烫只用加热,只要最开始弄好麻酱底料就好。所以,热干面是最开始搭配卖的。热干面麻酱直接用麻辣烫麻酱。面都是农贸市场送来的手工面。

    “宇儿,今天生意会好吗?”母亲赵书香已经站在店门边朝外瞧了好几次,发现一个人都还没来吃,不禁有些心急。

    “妈,放心吧,生意会好起来的。现在才七点不到,学生放假,那些上班的人可能才起床。咱们今天也算是起早了,明天可以晚半个小时。以后开学了,还得更早。”王宇安慰母亲说。

    第一天营业,一家人也没任何经验,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道理,所以才起的特早。

    “老板,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啊?”正说着,一个提着篮子要买菜的大妈进了店,看到穿着工服的靓丽三个小美女女孩,明显一愣,但也没说什么,只是上上下下打量一番。

    “大妈请进,我们有热干面一元五一碗,更有各种麻辣烫,就屋子里锅里那些,您可以自己拿,五毛一串,荤素都有。现在开业四毛一串。”见有客人登门,好动的馨月赶快迎了上去。

    “那我尝尝鲜,挑一点。”大妈道。说完挑了10串坐到了一边的桌子上。黄琴则上前开始教大妈怎么吃麻辣烫,麻酱怎么搭配,等介绍。

    “请您慢用,这是送您的泡菜。!”黄琴对大妈说了句。这当然是我教的,是早上对大家培训的一部分。我见识过电影世界的服务,光是一个待人热情就值得学习。08年很多人完全没有“顾客是上帝”的意识。我穿越过电影,我的目的是肯德基,有多少女友,就有多少大城市分店。最开始的目的是让父母坐着数钱,不干那些重体力活。所以,除了店铺和自己一家人的外在形象我十分的看重外,内在的服务品质,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更是我关注的对象。

    在最开始,把面热的母亲和面冷的父亲做了个对调,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哦,好的好的!”大妈的心情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一扫刚进店时的谨慎和拘谨,此时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她吃了几十年的热干面,这种宾至如归,被人捧着,抬着的感觉第一次感受到。今天却是长见识了。

    大妈脸上的放松让王宇知道了三女刚才热情和蔼的待客之道起了作用。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麻辣烫的味道。这才是关系到的“赵家麻辣烫”能否真正火起来的关键,更是他的赵家麻辣烫分店能否壮大的关键。

    于是,从黄琴怎么教大妈调好麻酱,到如何吃,大妈刚一拿起筷子,王宇便在距离大妈不远的地方,不声不响而又心怀紧张的观察着大妈的表情。

    还好,没有皱眉,没有变脸,更没有停筷,整个吃麻辣烫的过程,都显得十分的专注,脸上的神情放松而愉悦,这是对麻辣烫味道非常满意的一个表情。

    至此,王宇的心头大定,这几天再请几个月让父母坐享其成的小目的达到了。

    “小妹妹,你们这个麻辣烫的味道不错。泡菜也很好,我吃了几十年的饭菜,还从来没有吃过你们这种味道的。对了,你们可不可以打包哟?我孙女马上要起床了,我打包10串给她回去当早饭吃。”大妈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拿起桌上的餐巾纸揩了揩吃得满嘴麻酱的嘴唇。

    “肯定可以,您自己挑”黄琴去后面拿打包盒给了大妈。我瞥了眼大妈桌前的碗,全被眼前的大妈吃得干干净净,我的心头一阵心花怒放,欢喜得不得了。

    大妈自己来到长方形大锅前,又挑了10串,自己动手挑好配料麻酱。又盖上打包盒盖子。大妈上前付过8元钱,走了。

    “宇儿,琴儿,月儿,秀儿,你们看这碗真干净,那个大妈就留下一点麻酱。”收拾碗筷的赵书香看着被大妈吃得干净的麻辣烫碗,一脸的欢喜。

    “伯母,你要相信姐夫老公的本事。姐夫老公是最棒的。”馨月抱着赵书香手臂说道。馨秀和黄琴也点了点头赞同。

    “老板,你这里有些什么好吃的?”又是一个中年带眼镜的男人走进店内。

    “叔叔请进来坐。我们有热干面一元五一碗,更有各种麻辣烫,就屋子里锅里那些,您可以自己拿,五毛一串,荤素都有。现在开业头一天四毛一串。还送泡菜哦。”馨秀快速的介绍道。

    “……”

    自从第一位买菜大妈进店之后,王宇一家人就没了歇息的时间,仅仅一个“好”字还不足以形容生意的火爆,而是“很好”,“爆好”!

    在店铺,王宇一共安放了10张桌子,每张可以坐4个人,一次性可以同时接待40人。

    可是即便如此,在生意最好的那个时段,也就是上班的高峰期八点开始,四十个位置已经全部坐满,不够用了,以至于不少客人只有站在外面等候,而有些赶时间或不愿意等的客人则进来打包,还是有部分人走了,

    此番情景,让我心情大好稍微有点惋惜。最重要的是看着三女,一是不停地解释导致口干舌燥,二是都不停地拿碗收碗跑出跑近的,有点小心疼。看来请人刻不容缓。

    “看来需要考虑扩大营业面积或者筹备分店了。”白白流失的客人让王宇意识到自家的这个麻辣烫店还是太小,生意稍微一好,就面临着客人流失的境况。现在有三个女友外加父母,最起码得有五个分店,父母累死累活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

    王宇看着口干的琴琴等女朋友,急忙说道:“馨月馨秀琴琴,你们喝点水,别渴着了。”三女没有时间回答我,只是趁着拿打包盒时,时不时喝上一点饮料。

    然而,让他操心的还不止这一点。随着生意的连续火爆,光靠三个人收拾餐桌、洗筷洗碗,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为此,王宇也放下观察客户评价与神情的事情,帮着一起收拾。

    直到九点多,安父安母黄父黄母还有其他亲戚们各抬着几个大花篮过来,人手不足的情况才得以暂时缓解。在亲戚们的帮忙串串下,好歹将早上的这一波汹涌而来的吃早饭的客人应付了过去。

    看到忙过去了的高峰期,王宇急忙从冷冻箱拿出各种饮料递给帮忙的人,大家都是灌上一大口。

    麻辣烫生意的火爆除了让王宇一家喜出望外,大受鼓舞外,更是让过来祝福开业大吉的安父安母,黄父黄母和亲戚们吃惊。

    他们不仅吃惊于麻辣烫店生意的火爆,更是对店的装修风格以及一家人的好看工服感到惊奇。08年小市中心还没有那么多大饭店,基本都是私人饭店。

    “小宇,你家这个店的装修是怎么做的?还有店门上的那个门牌,是你自己弄的还是请人给你设计的?”

    “小宇,身上穿的这套衣服才好看呢!你们找人订做的吗?花了多少钱啊?”

    “小宇,天气这么热,你还带啥帽子啊!

    “小宇,今天生意这么火,卖了好多碗啊?”

    “小宇,挣的钱有没有两百块?”

    “小宇,照今天这个样子,看来你爸妈要享福了!”

    “……”

    刚才人多的时候亲戚们还忍得住,吃早饭的高峰期一过,好奇的亲戚们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和疑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向王宇砸了过来。

    “……我本来就有钱,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也就是刚才生意好一点,你看,现在生意不就淡下来了嘛!”对于亲戚们的问题,我是有问必答。只是在涉及到比较核心的问题,比如配方上,才打了个哈哈,不着痕迹的用其他的话题带了过去,钱财上大概说一说。

    “你家是真发达了,就我刚才帮你妈洗碗的这半个小时,都洗了50多个碗。”我父亲的哥哥的老婆(我们这边叫婶婶或者读音是骂骂。)冲我说道,话语间是掩饰不住的羡慕和些许的嫉妒。【父亲这一家,父亲从前最有钱,败光了而已。其余人都不是有钱人家。】

    “我发达了是真,只是这店还没,店铺费一年近一万,装修,还有各种空调冰箱等,没挣多少。估计一天100很简单,多了就不知道了”我先是回答问题。然后在心里想到:到到目前为止大致卖了至少有200碗,一碗平均4块,一上午就是800。对于王宇来说,有了王雨商城,挣再多钱也是用来花的!,店铺是用来安置闲不住就做农活的母亲与天天要去建房子的父亲,农活和建房子都是重体力活,店铺请了帮工,父母自然会更轻松,不会天天去做那些重体力活。

    “就是,哪有那么容易哦!现在的东西都很贵,还花了那么多钱买电器!”这是跟着亲戚们一起来的一个亲戚的话。

    “姐,你是站着说话腰不痛!只看到挣钱,没看见人家亏钱。你说这么大一个店铺,这么好的装修,不花钱啊?”娘娘(王建国表弟的老婆)也站在了王宇的这边,开始帮腔。她是看不惯自己的这个大嫂,当初小时候王宇父亲困难时来借钱的时候不吭声,就她没肯借钱。唯恐要借她的钱,现在看人家生意好了,家里发达了,就开始眼红起来。

    “都说卖小吃的利润起码一半,成本又要得到好多嘛?”婶婶反驳说。

    “其他那些卖小吃的可能有一半,但宇儿他们的麻辣烫底料,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光是那锅老汤,麻酱,听姐姐说就有动物骨头,人参,老母鸡和枸杞。其他那些人可不可能给你弄这些?这些不要钱来买来啊?”

    “……”

    眼看着两个亲戚就要为此而争执起来,我赶紧劝住:“娘娘,婶婶,你看,你们都忙了大半天了,饿了吧。你们去吃点,这是川渝地区的特产,还有韩国泡菜我修改了味道,你们去吃点!外婆,安爸爸,安妈妈,黄伯父,黄伯母你们也去挑点麻辣烫”

    “吃了早饭的,哪个还吃麻辣烫哟!”外婆第一个摇头。

    “宇儿,不用弄!我们都吃了的。”小娘接着道。

    安父安母:“我们当老师的肯定老早吃了,是让学生们先自习,才过来的”

    黄父黄母:“批发市场里干活多,不吃早饭。哪有力气卖东西啊。”

    我只好把目光看向其余的亲戚,“现在我的麻辣烫才开张,不过,大鱼大肉完全请的起,既然你们不愿意说吃什么,那我就喊我爸再串点肉啊,鱼当火锅吃了。爸,多整点鸡鸭鱼肉,我们中午吃火锅!”我向厨房的方向高声叫道。

    亲戚们都是农民或者做生意,常年干体力活,食量大,我特意让爸多做点。

    “肉不用那么多,浪费。”外婆把脸一板,叫了起来,一副替王宇心痛的样子。

    “宇儿,别喊那么多。做多了吃不完!”

    “有点肉就够了,宇儿。那么多鸡鸭鱼肉哪里吃得下。我和你亲戚们都吃了早饭的。”

    “喊这么多,硬是要我们连中午饭一起吃啊?”

    “……”

    麻辣烫店的店铺里,亲戚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听在我的耳中,却让我感到分外的舒服。

    安父安母黄父黄母部分亲戚们因为还有事,吃完火锅不久,便纷纷离开了,店里只剩下小娘,和最近没什么事做的娘娘留在店里帮忙。

    多了几个免费的帮手,无论是我和母亲,还有三个女朋友都大大的松了口气,(三个女朋友干活一般,只能当一个老干活的人)特别是在中午的第二波吃饭高峰,要是没有几个亲戚帮着前前后后的收拾打扫,光靠姐妹两人还有琴琴,还真是无法运转。

    这让我意识到招聘人手,势在必行,马上行动。

    于是,等中午那波吃饭高峰期过后,我立刻用打印机打印招聘启事。

    招聘

    因业务需要,本店急招女服务员3-5名

    要求:年龄,18至40周岁;相貌端正,待人热情,能吃苦耐劳。

    待遇:包三餐;试用期一个月,月薪1200元;试用期满后转正,月薪1500年终奖500以上。可签订合同!

    工作时间:早七点到晚七点,一个月休息3天;年假10天;有急事可请假。

    08年,试用期1200,在鲜桃对于普通学历不高的人也是不错了,普通人在鲜桃普遍最低800,好点的1000。

    当然,王宇在这个时候开出1200一个月试用期的月薪算是很有良心的老板了。当然,要想挣到这些钱,也不那么轻松,一天需要干十二个小时,一个月也只有三天的休假。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性子,是干不下来的。(也就早中晚高峰,过了就闲的很)

    一开始三个人只是看着,而三个女朋友则聚在一起说话,小声的议论着我准备招人这件事。毕竟,早上和中午生意的火爆她们是看在眼里的,要是以后天天生意如此,光靠王建国一家三口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招人也在情理之中。

    直到王宇将那1200元一个月的工资画了出来,身后才传来几声惊呼。

    “小宇,你开这么高啊!在鲜桃招帮工一般800,你开这么高干嘛啊?”最先传来的是娘娘的惊呼。我的大手笔让她惊呆了,以至于她都有些心动。

    “1200一个月?宇儿,你这工资也开得太吓人了吧?我看最多900就差不多了。”小娘也跟着附和。

    “1200试用期,1500正式工资,我看开个800最合适。你这包一天三餐,还放假。我们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风吹日晒的,也就挣5000左右。这可比种田划算多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娘娘这么随便一算,如果干满一年,那就是18000,这可比当农民在田里劳作舒服多了,而且天天都有好的吃!

    父母一听,母亲当场板着脸反对:“谁给那么多啊,最多900!”母亲想的是她以前每天做零活,一天20做的多也才30。

    “宇儿,这……这工资是不是有点高了?”王建国也觉得这工资开得太高,当初他一天起早贪黑,技术活加体力活也才1200。

    见自己开的工资被所有的人反对,我也不由得心头苦笑。我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自己被一致反对的原因:恐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屁股决定脑袋”,要是换成别人是老板,他们自己是打工仔,恐怕就不会觉得这工资“太高”,“太吓人”了。

    王宇继续打印几张,然后耐心的给父母和亲戚们解释:

    “爸,妈,娘娘,小娘,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开的工资很高?是,跟其他那些服务员比起来,这工资看起来的确是比较高。但是,在我这里要想顺利的拿满这1500元一个月的工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首先,工作时间,早七点到晚七点,整整十二个小时,都要在店里。一个月也只能休息三到四天。工作内容,除了收拾碗筷,打扫清洁,包括洗碗之外,还要见缝插针的做些其他杂事,比如清洗,整理食材,甚至回院子拿东西,采购,都会涉及。一句话,见到什么活,就要做什么,绝不能老板休息,也不能休息。里里外外的这么一天下来,绝不轻松。还有,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干活的态度!咱们干的是服务行业,顾客就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