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一二把手的新年会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说李丰啊,这高凡什么时候和你家妹子关系这么好的。”

    “害,还不是那日带她一同去军营里劳军和高凡认识的。”

    “我看倒挺般配的。”郭攸之小声对李丰说了一句。李丰想起了那日父亲李严的话,脸上倒是流露出了一脸惋惜的表情。

    “你们几个,过来啊,站那儿干什么,芸姐要玩投壶。诸葛乔,你这肯定有吧。”高凡对着不远处一边看热闹的几人说。

    “哦哦,我才想起来,你们几个都在又没什么玩上。”诸葛乔倒是赶紧跑去找投壶。

    不一会儿,诸葛乔便找来了投壶,而在同时,诸葛亮和李严的对话也开始。

    “孔明,这些是今年我对于《蜀科》修改的一些想法,你看看怎么样。”李严从衣服里掏出来一卷纸,密密麻麻的写着工整的小字。

    诸葛亮也不愧是历史名相,这么多字也就几十秒便已经看了个大概意思,便对李严说道:“正方对于修律果然有独到见解,好多都贴合实际。一提起《蜀科》,就能想起孝直他们了。”

    《蜀科》其实就是蜀国当时总体的法律,当时,在刘备命令下,一个堪称豪华的五人团队编纂了这本《蜀科》。

    这五人分别是当时总管后勤的诸葛亮,军事上刘备的新参谋法正(法正字孝直),总管政务的尚书令刘巴,刘备入蜀时立下大功的李严以及在荆州时投靠刘备的刘表手下伊籍。

    这五人当时都是刘备手下文官中的佼佼者,他们所编纂的《蜀科》,在后世评价虽然法度严苛,但蜀汉百姓却少有怨言。原因在与这部法律更多的对于豪强大户的不法行为做了诸多限制,一改刘备入蜀前蜀地大户的无法无天。

    “唉,当年编纂的五人现在也就剩你我二人了。”李严听着诸葛亮说起法正,也是感慨了起来。毕竟法正当时和李严一同在刘璋手下做官,而且又同是外来逃难蜀地的人,因此也是互相提携。

    “正方,我意下近一两年之内打算出兵进驻汉中,伺机北伐曹魏,你意下如何。”诸葛亮边说着,端起一杯酒直接向李严举了过去。

    “丞相,这南征结束不久,这就开始动刀兵是不是急迫了些。”李严一听到北伐的事,顿时从对法正的缅怀中回过神来。

    “而且成都距离汉中甚远,汉中再要出师北伐粮草需大量供给。”李严开始说难处。

    “所以才找你李正方商量,正方你在政务军务颇有才干,我意下等到北伐时你为大军征调粮草,等我军出兵后你在汉中统管后方。”

    “这。”李严心情是复杂的,他突然觉得这酒喝不下去了。

    “先帝当年驾崩是让我都督内外诸军事,结果如今你孔明要北伐却丝毫不问我的意见,倒是直接让我统管粮草,朝廷的政务军务都是你一手抓,我这么多加官,结果就个江州都督是实权。现在倒是北伐了想起来用我。”

    李严突然想起来刘备对自己这个托孤大臣的安排以及诸葛亮把自己不调入中枢执掌大权的怨恨又涌上了心头。

    不过李严毕竟也在官场经营已久,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不悦。反倒是说了起来别的话。

    刘备当时安排李严和诸葛亮作为两托孤大臣,将政务全权交给了诸葛亮,名义上将军务全部交给了李严,却任命李严做了江州都督,这样一来李严名义上都督内外军事但人在江州,却只能管的住江州的防务,而朝廷的军事,也一并由诸葛亮掌管。

    诸葛亮看着李严突然间沉默不语,也只得说了一句:“今夜过年,按理说不谈政务,不过北伐毕竟是大事,提早准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孔明啊,这事情我得考虑考虑,一时间恐怕我无法给个回答。“李严也只得先使出个缓兵之计。

    “那也好,毕竟军国大事,正方多考虑也应该。”诸葛亮说着,便又端起一杯酒,敬给了李严。

    两个人开始继续对饮谈话了起来,只不过气氛,却变得有些微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