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重大发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目送李国新离开后,张晓儒才锁好门去了张宅。

    此时快到开席时间,张家大院摆了几十桌,正中间的戏台,正在唱《赵兰英进京》

    院子有几百人,但此时都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一句戏词。

    张晓儒正要寻个位子,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很快发现了关兴文。

    因为来得早,关兴文选了第二排正中的位置。

    而且,旁边还有个坐位,显然是给他占的。

    直到张晓儒坐下,关兴文才察觉到,看了张晓儒一眼,又被戏台吸引过去了。

    张晓儒微微一笑,就算戏快结束了也没什么。

    这出戏,他以前听过,大部分戏词都记得。

    秧歌戏历史悠久绵长,唱腔雄浑厚重,本地的方音俚语和生活习俗的融入,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秧歌戏的角色行当和京剧类似,分为生、旦、净、末、丑,生下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

    张晓儒的目光虽然投向戏台,但他的余光,却暗中观察着台下的人。

    今天淘沙村的人,基本上都来了,既可以吃顿好的,还能免费听戏,没人会缺席。

    就连周围邻村,也有人过来听戏。

    戏台下面最好的位置,坐着大枫树据点的日本小队长山田正雄和警备小队长毛占田。

    张远明和他在县城日军一零八旅团当翻译的儿子张有为,在旁边作陪。

    张远明个子不高,清瘦,留着一络山羊胡子,张有为给他们当翻译,正与山田正雄在说着什么。

    张有为比张晓儒大几岁,是个典型的二世祖,嫖赌毒全沾,看上去身子骨还不如张远明。

    张远明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极为不满,生怕自己积攒的财富被他败光,钱财上的事处处防着。

    在他们旁边,还有四桌警备队,今天可以大吃大喝,整个大枫树据点的中国士兵全部来了。

    每桌都有两名自卫队的队员在陪着,张晓儒注意到,自卫队长宋启舟和他的亲信盛贤勇,坐在最端头那桌。

    宋启舟是个秃子,有个红又大的酒糟鼻,一脸匪气。

    张晓儒觉得很奇怪:端头那桌的位置,只能看到台上演员的侧脸。

    宋启舟身为自卫队长,怎么会坐在那里呢?

    难得有戏看,谁都巴不得坐到正中央。

    以宋启舟的身份,不说坐正中间的第一排,坐第二排绝对没人敢说什么吧?

    而且,他们一桌人谈笑风生,不时还低声大笑

    显然,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戏台上。

    张晓儒心里一动,趴在关兴文的耳边,轻声说:“兴文,你坐到宋启舟后面,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关兴文一愣,他正搜索宋启舟的位置,张晓儒用手肘轻轻碰了碰他,嘴一呶,示意他往端头看。

    关兴文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走了过去,在旁边找了个位子坐下。

    为了不让自己被台上的秧歌戏吸引,关兴文特意偏过头,尽量不看台上。

    远处的张晓儒看到,微微颌道,关兴文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张晓儒在太原当学徒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随之就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浪潮之中。

    38年底,张晓儒参加了晋冀豫区举办的抗日政治学校,当时朱老总、彭老总还给他们上过过课呢。

    学习结束后,又返回太原从事地下工作,之后在新军也待过一段时间。

    他虽然年轻,但无论是地下工作,还是战斗经验都很丰富。

    如果不是淘沙村的情况特殊,组织上未必会派他回来。

    张晓儒对事物观察入微,无论是从事地下工作,以及参加战斗,甚至在太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